佛性和大腦
大腦主責:掌管運動、內分泌等身體機能。
佛性主責:掌管決策、跨時空智慧、洞悉他人真實想法、預測及判斷。
迷失:遺忘如何使用佛性,容易導致誤判和遺憾。大腦不是不好,只是不夠完整,若是大腦和佛性都使用,那是最好。
如何判斷一個念頭是來自佛性還是來自大腦?
一、 證道前,無法準確判斷。
二、參考指標:專注禱告容易觸動佛性,禱告後的念頭較可能是來自佛性的導航。(佛性的智慧,是萬古以上跨時空的智慧)
三、大腦的判斷,多半是來自於今生的知識、經驗、閱歷、喜好,大腦的判斷不是不好,只是不夠完整,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經驗,容易各說各話。
那麼...該怎麼做呢?
一念成佛為主要修行課程
1、一念成佛包含「開悟眾生本來成佛」及「攝念專一」兩個主題。
2、天界之舟著重「開悟、禱告、念佛」三元合一,除了首重開悟,又透過禱告及念佛來攝念,可完整體現一念成佛。
3、以產生佛性法力的「強度」來分析,「禱告及念佛」比「打坐、研經、持咒」更佳。禱告又勝過念佛,因為可隨時改寫禱告詞對準環境,禱告詞可以很簡化,禱告解決問題的同時亦達到攝念專一,故禱告強過念佛。
4、「打坐放空」,雖能獲得清淨,但欠缺攝念專一之訓練。
5、「打坐數息」,專注於呼吸很類似專注於禱告念佛,但數息欠缺有效的禱告詞。
6、「打坐念佛」,等於念佛,不如不執著於坐相,行住坐臥、隨時隨地都可以念佛。
7、讀經典可獲得知識,但不斷起心動念閱讀文字就無法攝念專一。
8、咒文乃上古時代的禱告詞,持咒就是禱告,如果咒文簡短,效果可以很接近禱告,但咒文固定無法改寫對準環境,因此強度比禱告弱。
9、結論:禱告應成為修行最主要功課。
禱告範例參考
身心靈健康的驅魔禱告
消除病毒的抗癌禱告
財運亨通的發財禱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