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傳七夕是牛郎與織女的年度相見日,相愛的兩人一年只能見一次面,聽起來令人格外憂傷。
但是還有比牛郎織女更悲傷的事:「我們可能已經好幾年、好幾世都沒有發現、沒有見著我們的佛性(自性)了。」
惠能大師是開悟證道的正宗禪門祖師爺,惠能大師在唐朝時就告訴世人,每個人身上都有圓滿的佛性: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淨;何期自性,本不生滅;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;何期自性,本無動搖;何期自性,能生萬法。」
談到這裡,很多學者又開始蠢蠢欲動,想要解釋什麼是自性、什麼是佛性、甚至想開始註釋惠能大師這幾句話的本意。
要小心,若是有此動心起念,請趕緊想到釋迦牟尼佛提醒的:「言語道斷、心形處滅。」以及老子所提醒的:「道可道,非常道。」
佛性 (也可稱之為上帝、如意珠、佛珠) 是宇宙的本源,佛性創造了天地海和其中萬物,也創造了人類及大腦,是故無法用大腦的文字、語言、邏輯、理性來解讀分析佛性。正如同工程師創造了APP,我們不是透過APP去了解工程師,而是透過工程師來優化、改善、創造APP。
蓮池大師:「一句佛號、一部經典、一世解脫。」
優化版的修行,就是守住「一段禱告詞」。沒事就禱告、經常禱告、停止胡思亂想、禱告到入三昧、入一真法界,才能真正接觸到佛性。
世上最愛我們的人,就是我們的佛性,祂對我們的愛,超越大腦的想像和預期,因此,在我們還沒下定決心要修行與佛性會合之前,我們都是世上最過份、最殘忍的人。
想與大家分享一首歌曲「無盡透明的思念」,這是白獅子很喜歡的一首歌,歌詞彷彿訴說著佛性在呼喚我們的心聲。但願世人都能早日踏上這條~【與摯愛的和解之路】,做個有情有義、不離不棄、大慈大悲的修道人。